◎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英拉总理表示,欢迎保利协鑫在泰国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她已经与泰国能源部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将积极配合支持保利协鑫未来的项目建设。
同时,格瑞士太阳能的日语网站已投入使用。同时,公司也积极参与每年日本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各大展会。
格瑞士太阳能已形成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等综合配套体系,制造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先后畅销德、澳、美等主流光伏市场,并在全球太阳能行业中赢得了声誉。在人员配置上,也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日本市场专员和研发人员。格瑞士太阳能针对日本光伏市场的特点,将通过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并积极探索与日本知名光伏面板生产商的联盟合作日本自大地震及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已经暂停或停止了大多数核电站的运转,日本政府也重拾太阳能发电补贴政策,2012年7月将正式推动「全量能源购买制度」,该制度规,定了电力公司向企业收购库存能源的一系列扶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这将有力地促进日本太阳能产业成长。格瑞士太阳能针对日本光伏市场的特点,将通过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并积极探索与日本知名光伏面板生产商的联盟合作。
中国光伏产业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与日本太阳能光伏产品在功率和质量上所差无几,日本本土市场虽然对本国品牌的产品有所依赖,但依然很有可能倾向质量无分伯仲,价格更具优势的中国产品。格瑞士太阳能已形成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等综合配套体系,制造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先后畅销德、澳、美等主流光伏市场,并在全球太阳能行业中赢得了声誉。未来德国政府还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削减对安装太阳能装置和太阳能上网电价的补贴。
不过,当时就有经济学家认为,这只是回光返照,不过是给一个重病缠身的人打了一针兴奋剂,挽救不了德国太阳能产业逐步没落的命运,很快短暂的回暖之后德国新能源板块再次进入了下跌的快车道。2011年,该公司营收10.2亿欧元,比2010年锐减3.3亿欧元,而亏损则高达8.46亿欧元。此外Schorisch表示,正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转换效率并加强技术实力,并将积极开拓销售渠道与营销力度。根据IMS Research的研究报告,201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至少将增长3.5%,最高将达21%。
对于2012年严峻的市场环境预期所导致的减值费用达3.985亿欧元,几乎占净亏损(8.458亿欧元)的一半。Q-Cells的破产,是自去年12月以来多家进入破产程序的德国太阳能企业中最大的一家,直接影响超过2000个工作岗位。
该公司于4月3日申请破产,2011年公布亏损额高达8亿多欧元。更值得指出的是,该公司的毛利率为负值,这与中国大型光伏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对岌岌可危的太阳能战略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归根结底,这些德国企业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是盲目扩张和对竞争对手的不够重视,当然很多企业包括德国媒体很愿意把企业推到中国企业身上,指责中国企业的超低价格破坏的公平竞争,中国政府对太阳能产业提供大量补贴等等。
其实德国新能源产业也得到国家的补贴,而中国的生产成本要比德国低得多,而且产品质量毫不逊色于德国同类产品,可以说是物美价廉,那么这样的产品当然受到市场的欢迎。随着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直至低于制造成本,很多原先在组件业务方面赢利的光伏企业出现不利状况。连续的破产反映了目前德国太阳能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全德国大约有1.5万家提供太阳能技术、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相关电子元件的企业。
而德国2012年仍将是全球光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作为曾经的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Q-Cells申请破产消息一出,让全球光伏业者为之震惊,唏嘘不已。
德国光伏产业三巨头的Q-Cells在融资无门、得不到国家财政援助又无法和债权人达成妥协的情况下,苦苦挣扎后终于在4月2日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过去三四年,由于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大幅下跌,高成本的光伏制造商赢利遭到重创。
不过预计此举不会对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之路产生太大影响。尽管每一家多晶硅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价格并不一样,但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从2008年的每瓦4美元下降至2011年末每瓦1美元。在债转股的计划失败之后,宣布破产成了Q-Cells的唯一选择。我们在这一高度敏感时期,将继续服务于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2011年,Q-Cells的毛利为3300万欧元,总减值/偿付费用为9720万欧元,那么年度毛利率即为-6%。截至2011年底,德国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500万千瓦,建成大约270万个太阳能装置,其中80%在屋顶,其余的在建筑外表面或太阳能电场。
后果4月2日,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德国Q-Cells SE周一表示,已放弃了此前制定的一项债务重组计划,并向Dessau一家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他表示,公司必须要自谋出路。
而中国光伏企业尚德、英利以及天合的年度毛利率分别为12.3%、16.7%以及16.2%。与大部分企业类似,2011年Q-Cells以亏损告终。
可以说,政策调整影响部分太阳能企业的生存原本就在德国政府的意料之中。没想到转眼间整个世界太阳能行业就进入了调整期,2011年美国就有数十家太阳能企业破产,因此没有成本和独特技术优势的德国企业紧随其后陷入困境并不奇怪。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同时,考虑到债权人的利益,重组有多个替代性解决方案。当时,德国Saxony-Anhalt部长向德国电视台MDR表示,该制造企业将得到政府的任何扶持。[page]辐射Q-Cells事件不是一个企业的破产而是一个行业的没落。
延伸澳洲子公司继续运营Q-Cells澳大利亚子公司-Q-Cells Australia继续运营,尽管其在德国的母公司Q-Cells正在执行初步的破产程序。德国法兰克福法院日前否决了德国木板加工商Pfleiderer提交的一项债转股计划,而Q-Cells此前制定的类似计划也将由该法院审批。
电池片及组件生产恢复自本月初宣布破产以后,目前Q-Cells SE已恢复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董事总经理奥利弗哈特利说:Q-Cells Australia在澳大利亚注册成立,但在财务和法律上都是独立于德国Q-Cells母公司。
公司管理层计划保证继续运营的基金。而Q-Cells就是最好的佐证,仅4月2日当天就狂跌了40%,短短几年内从最高时的过百欧元缩水到12欧分,由当初的财富制造者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钞票粉碎机。
截至上周末,该公司宣布整个破产流程预计将在7月1日启动。过去一些年,那些在资产负债表上有压力的企业无法熬过长期停产而走向破产之路就是明证。或于七月启动破产程序目前光伏制造商Q-Cells SE正在寻找投资商。我们像往常一样调度股票并保证落实到位,哈特利先生继续表示。
这一连串的太阳能企业破产似乎给德国太阳能行业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也给世界太阳能光伏的产能过剩敲响了警钟。由于产品价格下跌等问题的影响,Q-Cells公司的运营已陷入困境。
有鉴于此,企业开始生产产品就意味公司将亏损更多,这也是为何当市场开始全面复苏之时,一些企业反而关门大吉。Schorisch表示,公司重组旨在将一位或多位投资商引入董事会,并拯救尽可能多的工作岗位。
尽管大型企业Q-Cells比那些较小型同行生命延续了久一点,但依然逃脱不了濒临破产的宿命。今年1月德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德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耗费了政府约50%的绿色能源补贴,却只满足了德国大约3%的电力需求。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09:37天狐定制
2025-04-05 09:28天狐定制
2025-04-05 09:07天狐定制
2025-04-05 08:52天狐定制
2025-04-05 08:39天狐定制
2025-04-05 08:29天狐定制
2025-04-05 08:23天狐定制
2025-04-05 08:11天狐定制
2025-04-05 08:00天狐定制
2025-04-05 07:22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